| 明清家具研習社 |
明清兩代,數十位竹刻名家傳續(xù)不絕,才成就嘉定竹刻之鄉(xiāng)的美名,今日拾珍,共賞嘉定竹刻名家之作。
中國人對竹的偏愛,可謂是獨樹一幟的。從幼小的筍,到長成的竹,竹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參與著中
華民族的衣食住行,竹紙、竹簡、竹編、竹刻、竹屋、竹院......小到纖維,大到竹林,皆能在人們
的日常生活中發(fā)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。它雖然參與著瑣細和煙火,卻又出脫于塵世,在追求高雅格
調的文人雅士眼中,竹是理想人格的化身。它既能與梅蘭菊并列,又能躋身“歲寒三友”之列,在
眾多的古典意象中,竹還受到了以蘇軾為首的名家肯定,成為詩詞歌賦中不可缺少的一角。
清?鄭燮《墨筆竹石圖》 故宮博物院藏
在眾多的竹利用方式中,竹雕的歷史頗為悠久,甚至被稱為“百雕之祖”。它始于竹刻記事,赫赫
有名的《竹書紀年》發(fā)掘時正是散亂的竹簡。雖然隨著歷史發(fā)展竹刻記事已經被逐漸取代,但竹刻
藝術卻逐漸發(fā)展起來。
西漢馬王堆漢墓中便有出土的雕龍彩漆竹勺,到了晉朝,已經出現(xiàn)了竹雕的筆筒,延至明清,竹雕
的藝術已經相當成熟,甚至衍生出各種流派名家,今天就讓我們通過些許名家作品,一賞竹雕藝術
西漢?漆繪龍紋勺 湖南博物館藏
明清竹刻藝術中,不得不提的就是嘉定(今上海嘉定)和金陵兩派,根據《竹人錄》記載,明正德
到清嘉慶之間的嘉定竹雕人甚至有67人之多。嘉定派又以三朱為首,其中朱鶴可謂是嘉定派的開山
鼻祖,他字子鳴,號松鄰,曾跟隨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曹時中學印,甚至“得繆篆不傳之秘”,還和
當時的才子陸深、沈齡交好,受其影響擁有了豐厚的文化積淀,同時也為嘉定竹刻留下了最早的文
獻記載。朱鶴擅作筆筒、香筒、簪釵等物,刀法穩(wěn)重深刻,作品多用透雕、深雕、高浮雕技法。他
富有創(chuàng)造精神,能將畫與印融納于竹雕之中,藝術性頗高。
當時的人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作品——“玉人云鬢堆鴉處,斜插朱松鄰一枝”,乾隆帝亦為其
制作的《西園雅集圖筆筒》題詞:“高技必應論高士,傳形莫若善傳神?!?/span>
明 朱鶴款竹雕松鶴竹梅圖筆筒 南京博物院藏
朱鶴的風格奠定了嘉定派的基礎風格,即以“深刻”和“透雕”為代表特色。他的兒子朱纓繼承父
業(yè)亦成為了竹刻名家。朱纓字清父,號小松,工于小篆行草,其詩“風流灑落,任意抒寫”,其畫
氣韻生動,頗為動人。在書、畫、印等方面的深厚造詣使他的竹雕作品顯得更富靈氣、更顯風趣。
其竹木雕像作品更是被人稱贊為“刻竹木為古仙佛像,鑒者比于吳道子所繪”、“畸人逸士,鏤削
尺管,隨色象類,悉中其窺,鳥欲舒翼,花欲舞風,人則瞪目而衣舉,蟲則昂股而氣雄,始之者小
松?!币缑?/span>之詞,不甚言表。在朱纓去世后,他的密友徐學謨更是動情地為他寫下《朱隱君墓志銘
》,稱他的竹刻“妙奪天巧,工令鬼驚”。
明 朱纓 透雕劉阮入天臺竹香筒 上海博物館藏
明 朱小松?竹根制佛手 故宮博物院藏
朱家的家業(yè)并未斷絕于朱纓,朱纓的兒子朱稚征又繼承了家法,他號三松,通山水畫,尤精于畫驢
在制作竹雕作品時,他心無旁騖,不以利為重,下刀時尤其謹慎,故而一件作品可能要花費甚久。
面對顧客也十分隨性淡泊——“見者情愜,則任其攜去勿惜;意所不屬,遺以多金弗顧也”。朱三
松的作品中精品眾多,品類齊全,可以說是既有技法上的創(chuàng)新,亦有文化題材上的拓寬,嘉慶帝曾
在他制作的筆筒上題詞“傳神只作蕭疏筆,經久由來以樸存”。
明 朱稚征 竹雕高士圖筆筒 上海博物館藏
明 朱三松?竹雕和合二仙 故宮博物院藏
如陸廷燦《南村隨筆》稱:“疁城(嘉定)竹刻,自明正嘉間高人朱松鄰鶴創(chuàng)為之,繼有其子小松
纓至其孫三松稚征而技臻絕妙。”嘉定三朱(亦稱嘉定三松)用刀如筆,開創(chuàng)了竹雕中的嘉定一派
嘉定派創(chuàng)始以來,名家眾多,如沈兼、王易、周乃始等等,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吳之璠,堪稱三
朱之后的嘉定第一竹雕高手。吳之璠,字魯珍,號東海道人,是一名主要活動于康熙前期的藝術家
他精于人物花鳥畫,亦擅長行草。他的竹刻在三個時期有著不同的風格,初期主要還是繼承嘉定派
的傳統(tǒng)圓雕和多層高浮雕技法,其作品陷地深峻、圓活肥潤。
清 吳之璠款浮雕竹林七賢圖竹筆筒上海博物館藏
中期開始他利用竹子的特性,將漢畫像石和龍門石刻的浮雕技法融入竹刻,自創(chuàng)出一種新的技法別
具特色。如金西厓《刻竹小言》云:“魯珍常用之另一手法,亦明代竹刻不經見者,為萃集精力刻
劃只占全器某一局部之一事一物,此外則刮及竹理,任其光素,或有雕刻,不過略加勾勒而已如此
則賓主分、虛實明,樸質可見竹絲之素地,與肌膚潤澤上有精鏤細琢之文圖,形成對比,相映生色
這種技法妙在能于較小的范圍內表現(xiàn)出物象微妙的凹凸變化,《竹人錄》的作者金元鈺將其命名為
薄地陽文雕刻法,稱其“最為工絕”。
清 吳之璠款竹雕對弈圖筆筒 故宮博物院藏
當時康熙帝在內府看見他的筆筒驚為天人,根據款識“槎溪吳魯珍”詢問左右,終于在陸廷燦的《
南村隨筆》中查出吳之璠身份。乾隆帝十分珍愛其作品,寫詩銘刻于吳之璠作品上:刻竹由來稱魯
珍藏鋒寫像傳有神。技哉刀筆精神可,于吏吾當斥此人。上有所好,下必甚之,于是朝野上下均追
捧吳之璠制作的竹雕,他的獨特技法也因此被廣泛運用于木雕、玉雕、牙雕等行業(yè)。
吳之璠以后,嘉定竹刻又有了新的代表人物,如三封和周顥。金元鈺在《竹人錄》中評價嘉定的竹
雕藝術“盛于封氏,而精于義侯……獨以铦刀,運腕如風,遂成絕技,斯又神矣?!?/span>“義侯”正是
三封中為首的封錫祿的字,這一評價將“三封”視為嘉定竹雕藝術的頂點。
三封即封錫祿、封錫爵、封錫璋三兄弟,人稱“三鼎足”。封錫祿,字義侯,晚號廉癡,封錫爵是
他的兄長,封錫璋則是他的弟弟,康熙四十二年(公元1703年),康熙帝在南巡途中看到封氏兄弟
的竹雕作品后頗為喜愛,于是下詔讓封錫祿與弟弟錫璋入京供奉,封錫爵雖然遠離塵世,但其藝術
成就亦不在兄弟之下。封氏兄弟擅用圓刀作竹根圓雕,上承朱氏“三松派”,但能又別具一格,奇
峭生新?!吨袢虽洝分蟹Q其:“其摹擬梵僧佛像,奇蹤異狀,詭怪離奇,見者毛發(fā)竦立。至若采藥
仙翁、散花天女,則又軒軒霞舉,超然有出塵之想?!?/span>
清 封錫祿竹雕獅子戲球 上海博物館藏
甚至不僅三封,封氏家族中的后輩封始岐等人后來也靠技藝得以入京侍奉帝王,據說封家連女子
都精于此道,《竹人錄》記載封家有一小姐所刻蟾蜍精致玲瓏,開價一兩還被眾人熱烈追捧。
周顥,字晉瞻,號芷巖,他畫從虞山派畫家王翚,書學蘇軾行草,篆印更是謹嚴,可謂是精于書
畫詩文印之道,且尤擅畫竹,是當時江南地區(qū)赫赫有名的畫師,錢大昕評價其“于畫獨有神解,
仿古賢山水人物皆精妙”。在此附周顥為《竹石圖》所題詩一首,以見其才華:
莫訝疏狂不合時,清泉白石是心知。
閑來愛依西窗伴,笑聽秋風攪竹枝。
周顥作書畫十分隨性,一旦書成,隨手送人。但在刻竹上他卻頗為嚴謹,“其運刀時,若絲發(fā)未稱意
雖垂成,亦斧以斯之”,故而他的竹刻作品久負盛名,甚至被稱為“二百余年、首屈一指”的人物。
清 周顥 竹雕云林小景圖筆筒上海博物館藏
周顥竹刻之妙在于他不僅掌握各種刻法,還將南宗畫法的一些技巧熟練運用于竹刻藝術中,創(chuàng)造了
凹凸皴法等,以淺浮雕及平刻為主的方式直接刻畫山水樹石,不需草稿,其刀痕亦如筆墨跡,“用
刀如筆,不假稿本,自成丘壑”。其竹雕作品屢出奇作,風格秀麗峻挺,可謂是“神明于規(guī)矩之中
變化于規(guī)矩之外,由筆所不能到,而刀刻能得之?!?/span>甚至可超越筆墨。
清 周顥淺刻松壑云泉圖竹筆筒 上海博物館藏
周顥與錢大昕交好,引為忘年交,在周顥指導下,錢大昕也偶作刻竹。周顥逝世后,錢大昕悲痛地
寫下《周山人傳》記述周顥平生。也正因此啟發(fā)錢大昕的門人金元鈺編撰《竹人錄》以記竹人名姓
生平,使得向來被輕視的工匠亦能不被淹沒于歷史的厚塵下。
施天章正是封錫祿的徒弟,實際上嘉定一派的竹雕技藝之所以能夠延續(xù)百年且屢出名家,是因為從
三朱開始,竹雕成為了嘉定地區(qū)資給衣饌、家傳戶習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。技藝在師徒、家族之
間傳習延續(xù),后者往往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望見新的風景。施天章在竹雕上的成就,幾乎不在師
傅封錫祿之下,按《竹人錄》所言:“封氏家法專以奇峭生新為主,煥文一出而古香古色,渾厚蒼
深,骎骎乎三代鼎彝矣?!?/span>
煥文正是施天章的字,他工于繪畫,善刻竹石,在封氏【奇峭生新】的風格外形成了獨屬于自己的
【古香古色、渾厚蒼深】,所雕人物細節(jié)精致,神態(tài)生動,連肋骨數量都可細數,可謂是“神采如
生,意度具足”。
清 施天章 竹刻東方朔坐像寧波博物館藏
和師傅一樣,他也因為自己卓絕的竹雕技藝得到了帝王的認可,雍正乾隆兩朝帝王都讓他在內廷侍
奉,還授予其鴻臚寺序班(九品)。在如意館中供奉時,施天章并不滿足于竹雕技藝的精進,一通
百通,他的牙雕、石雕、漆雕等作品亦精彩絕倫,獲評“所造益精,一時無兩”。只可惜后期因酗
酒被遣,疾病纏身,故而傳世作品不多。
嘉定竹刻藝術自正德起,名家輩出,佳作泉涌,文人儒匠以竹為紙,以刀代筆,將書、畫、詩、文
印等諸種藝術融為一體,使得竹從山野泉間的綠蔭變成書齋案頭的一景,為天然之竹節(jié),賦予人文
之性靈。冉冉孤生竹,結根泰山阿。千竿取一尺,精雕細琢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