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步床是我國古代家具中體量大、功能全、用料多、制作復雜的大型家具。在我國南方地區(qū),已流
行數(shù)百年了。直到今天在江、浙、皖、閩、贛、豫等省仍有制作和使用者。1982年,筆者在江蘇吳
縣(今吳中區(qū))太湖邊一個小漁村仍看到幾個民間木匠正在給一農(nóng)家打造一件結婚用的大型櫸木拔步床
明 櫸木紅漆大拔步床
然而我國大型辭書《辭源》《辭海》以及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皆未對拔步床列有條目。筆者在此對拔
步床的稱謂、形制、演變,以及幾件傳世的拔步床精品進行研究、梳理,就正于專家、學者。
一、稱謂
拔步床在歷史上有諸多稱謂:
1.大床
明代《魯班經(jīng)》上稱為“大床”,并附有插圖。拔步床是人們居家生活家具中最大者,故稱為“大床”
2. 踏步床
明郎瑛《七修類稿》:“踏步床,謂床前接碧紗廚者,踏,踏腳,步,步障也?!?/span>
《海上新繁華夢》:“沒有一些東西,只剩下一件踏步床。”
3.拔步床
明文震亨《長物志》“卷一·室廬·海論”:“齋必三楹,傍更作一室,可置臥榻……如今拔步床式。
拔步床與一般架子床相比,其前面增加一個窄形廊廡,其下設有一塊約12~15厘米高的踏板,正好
是人拔腳一步的高度。這個特點很突出,故稱為拔步床。
明 唐三彩明器床
美國加州舊金山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藏
明《金瓶梅》第七回:“(孟玉樓)是咱這南門外販布楊家的正頭娘子,手里有一分好錢,南京拔步
床也有兩張。”同書第六十二回、第九十一回等處也曾多次出現(xiàn)“拔步床”這一名稱。至今在江浙
農(nóng)村仍在使用。
4.八步床
《聊齋俚曲集》“增補幸云曲·十七”:“通廷家有龍床,大人家有八步床、頂子床?!?/span>“八步床”
為“拔步床”的俗寫。
二、形制
拔步床,是由前廊(或圍廊)和后床兩大部分組成。
1.前廊(或圍廊)
也稱為“廊廡”“碧紗廚”。與后床同高、同寬,進深一般為80~120厘米。下有墊板,上有頂蓋
罩檐。四周設有隔扇板和欄桿。隔扇、欄桿、罩檐等處大多為重點裝飾部位。內(nèi)中擺放就地打造的
條桌一張,杌凳一對,放在桌下。桌上停放燈盞、妝奩、水壺、茶碗。地上停放馬桶、凈盆、衣籠
等隨身使用之物。更有復雜者是前、左、右三面設圍廊,《魯班經(jīng)》中的“大床”即這種樣式。
2. 后床
也稱“床”“眠床”,此處幾乎就是一件完整的架子床。有的床下無墊板,講究的則將前廊的木墊
板向后延伸,整個架子床置于墊板之上。這種前廊后床的布局手法是古代建筑的“前堂后寢”理念
在家具上的延伸。
拔步床一般為殷實之家所使用、根據(jù)用者的財力、文化以及習俗諸多因素的作用,會出現(xiàn)簡潔、華
麗等不同層次的裝飾風格。
三、生成
有的家具研究學者認為我國拔步床生成于明晚期嘉靖、萬歷時期。然而從上海潘允微墓、蘇州王錫
爵墓以及《金瓶梅》等明代文學作品中多次出現(xiàn),上至朝廷官宦,下至販布市井之人的情況看,在
明嘉靖、萬歷時期,使用拔步床已很廣泛,所反映的當是成熟期的情況,拔步床的出現(xiàn)應會更早。
筆者認為在明早、中期已在江南地區(qū)由架子床發(fā)展成為拔步床了。這可以從拔步床的演變軌跡,看
出端倪。
四、演變
一種新家具的出現(xiàn),是由于使用功能所決定的。生活內(nèi)容豐富了,人們會不斷對家具的使用功能提
出新的要求,這種新的使用要求,必然會催生新的家具的出現(xiàn)。這是家具演變的一般規(guī)律。
拔步床的演變,也是會遵循此理而行。
我國南方地區(qū),氣候溫暖、潮濕,多雨,地下水位淺,古代又沒有有效的防潮防濕辦法。居室內(nèi)潮
濕就成為人們居住上亟待解決的問題。使用床,是地理、氣候、環(huán)境所使然。
從建筑來講,干欄式建筑的出現(xiàn),把居住的房子架空起來,離開潮濕的地面。在家具上,就用木板
把床架起來,離開地面,其理念應是一致的。拔步床的演變過程正是沿著這一理念發(fā)展的,大致劃
分為三個階段。
第一階段:是在床下鋪木板。把床架在架空的木板上,床就干燥多了。而且晚上睡覺,鞋子也就可
以放在木板上,也會干燥得多。人們普遍的趨干避濕心理,得到一定程度的體現(xiàn)。
第二階段:是在床前墊板上立柱,支撐上部頂蓋的式樣。實例見上海博物館藏明代綠釉陶質(zhì)床。
上海博物館藏明墓出土綠釉陶質(zhì)床一件,床前為廊柱,柱側(cè)有雀替牙子,上有梁枋,再上有斗拱,
上架掛檐,下有鼓形柱礎,落在墊板之上。床屜以下為矮柱嵌魚門洞板。下有三矮足,足間牙板,
滿雕卷草紋。床屜上用格子窗作圍子。這是過渡形態(tài)。
第三階段:就是在廊柱之間加上欄桿或隔扇,形成一個封閉的完整的小空間,古書上稱之為“碧紗
廚”?!氨碳啅N”也是從建筑術語上借用的,與建筑的碧紗廚相似,但尚有大小的分別。
至此就完成了由架子床向拔步床的演變。于是一種新型的臥具——拔步床出現(xiàn)了。實例見明萬歷
時期上海潘允徵墓和蘇州王錫爵墓出土的拔步床模型。
明萬歷王錫爵墓出土木質(zhì)拔步床一張,長39.5厘米,寬28.2厘米,高42厘米,是件家具模型,但
制作精細,基本能體現(xiàn)家具的原本風貌。此拔步床為前廊后床式。
五、傳世精品撥步床
傳世拔步床以現(xiàn)藏于納爾遜·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的黃花梨“卍”字欄桿圍子大拔步床為典型,寬
208厘米,深208厘米,高227厘米。
明 黃花梨萬字紋拔步床
納爾遜·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館藏
地平板按深度共分三塊,每塊8條矮足,最前面做成馬蹄狀,其他方向只是直腿。用柴木制作。
地平板上前為廊廡,后為架子床。與中國古代建筑的“前堂后寢”有著相同的理念架構。架子床座
為四平式,矮扁內(nèi)翻馬蹄,直牙板,但在近腿處稍頓出尖,造型新穎。六柱式。柱間設攢接斜“卍
”字紋的床圍子,做工精巧,臻于完美。反映出中國古代細木工匠的超群技藝。
前廊廡設四柱,中間寬,兩端窄,窄間設門圍子,與床圍子同高。不僅使用功能合理,而且與民居
的“一明兩暗”的房間布局是一脈相承的。
床頂四周和廊廡三面均設有絳環(huán)板掛檐,所開透孔,廊廡上為海棠式,床上則既有海棠式,也有塌
腰海棠式,所出現(xiàn)的不一致,不排除有后人修配之可能。床頂為柴木,內(nèi)貼彩繪團鶴紋天花。
整體疏朗秀美,彌足珍貴。1944年為西德尼·庫珀先生收藏,今藏美國納爾遜·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。
-??END ?-